4月22日
第54个世界地球日
主题是“众生的地球”
后疫情时代
如何与地球万物生灵共处
再次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地球保护时
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世界地球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地球是全人类乃至所有地球生物物种的共同家园,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体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命。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积极应对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推动全球环境治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近5年来,《暨南学报》共发表11篇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绿色低碳经济等方面相关的文章,全面助力学术推进“双碳”进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全过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栏
01理论创新与实践引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宋献中,胡珺)
摘要:习近平立足于中国新时代的背景条件和主要矛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的价值功能和生产力属性,厘清了生态变迁与文明兴衰的主要脉络,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思想,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重构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承袭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
02政府、企业与公众:环境共治的经济学分析与机制构建研究(沈洪涛,黄楠)
摘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较少将政府、企业和公众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缺乏对如何通过环境共治实现绿色发展的机制的探寻。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学理基础,提出了从环境信息透明度、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构建环境共治机制,形成三方协同、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关键词:环境共治;经济学分析;机制构建
03论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制度创新(肖继辉,张沁琳)
摘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已有研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国际经验、编制路径及框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没有与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和时代背景相结合。本文基于我国自然资源国有属性、现代国家治理思想及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并从概念创新、目标创新、方法创新三个方面阐明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制度创新,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现实路径,为基于我国制度背景和时代背景编制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指导。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国有产权;国家治理;经济转型;制度创新
04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供给—需求”改革对接的新视角(傅京燕,原宗琳)
摘要:产能过剩的背后蕴含着供需失衡与资源错配。面对中国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绿色发展战略不仅是实现金融机构和环境政策供给侧改革的有力助推器,也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拉动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本文着眼于绿色金融这种创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在“供需均衡发展”的新视角下,逐步阐明了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此外,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参考,同时也为绿色金融的“供给—需求”改革的对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供给—需求”对接;商业银行角色
05环境规制、研发偏向与工业绿色生产率——“波特假说”再检验(陶锋,王余妃)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讨论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发展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通过引导研发偏向进而促进绿色生产率的增长;从GML指数分解项来看,环境规制对研发偏向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绿色技术进步,而非推动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环境规制对研发偏向的引导作用在污染行业和清洁行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转型经济体中“波特假说”的作用机理,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政策提示作用。
关键词:绿色生产率;环境规制;研发偏向;波特假说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06环境生产力的哲学思考(唐代兴)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于其中的存在世界,它的自存在本质是生,其生的功能释放就形成环境生产力。环境生产力蕴含环境生育、环境优先和环境限度生殖三大原理,贯穿"只有自生才生他"的生育逻辑和"自生与生他"相互限度准则,并从两个方面规定了自身的效力范围和功能限度。环境生产力从根本上影响人类存在方式、文化方向和人性释放方式的选择,构成人类生产力的限度,并决定人类存在发展不能逾越环境自生与生他互为限度的规律,否则,就会出现地球生境破坏、气候失律的现象,推动自然世界逆生态运动,形成不可逆转的人类生态危机,造成世界存在风险。
关键词:环境生产力;环境原理;环境生育逻辑;地球生境破坏;气候变化
07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体系构建(曹洪军,李昕)
摘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构建以上责任主体的责任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不同建设阶段,三大责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会有所不同,总体发展趋势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责任会由行政强制、法制建设和严格执法,向文明倡导和监管服务转变;企业将会从被动、不情愿履行社会责任,向主动履行环境责任、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不断创建绿色品牌的阶段转变;社会组织和公众则将从不知情、不关心,向关心和积极参与转变,并不断成为三大责任主体的活跃主体。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积极促成上述的三个转变。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环境治理体系;
08碳减排政策与工业结构低碳升级(李锴,齐绍洲)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针对碳减排政策与工业结构低碳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对政策的动态效应、政策间的协同效应与市场表现的调节效应等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类型碳减排政策(节能目标、新能源补贴和碳市场)的影响效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节能目标政策更能显著推动工业结构低碳化升级,新能源补贴效果存在区域性和滞后性,碳市场表现不显著。第二,从动态效应看,目标约束自2006年之后对工业结构低碳升级做出了较为“稳定”的贡献,且政策的倒逼效应随时间在增强。第三,从政策间协同效应来看,没有发现任何积极的协同升级结果,可见中国碳减排政策的制订主体的确存在“单打独斗”的局面,缺乏协同性考量。第四,从市场表现的调节效应来看,新能源补贴政策对更高出口依赖度地区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两种政策的结构升级效应不依赖于市场表现。最后,本文在模型设定、并发事件等方面证实了基准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碳减排政策;结构低碳升级;动态效应;协同效应
09我国环境治理的主体、职能及其关系(昌敦虎,白雨鑫,马中)
摘要:依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构建要求,本文对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基于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作为环境治理主体及职能的分析,划分出治理主体间关系、各治理主体内部关系以及各主体间内部关系的相互关系为环境治理主体关系类型,提出“和谐、制衡、稳定、公平、效率”为识别环境治理主体关系良好运行的标准。我国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多元共治已经形成环境治理主体关系调节的制度化、治理和市场手段的多样化、治理主体参与度的持续深化三大优势,然而在环境治理制度健全度、环境治理体制协调度和环境治理机制完善度方面面临挑战。为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持续完善环境治理制度,深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明晰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促进环境治理手段融合。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主体;治理主体职能;治理主体关系;多元共治
10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脉络与发生机理——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考察(王智睿,陈纪)
摘要:借助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和历史观,尝试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一个“环境—结构—行为者”的分析框架。在四十余年的制度变迁进程中,以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为关键节点,分别呈现出“从无到有”、“密集调适”的演进特征。环境、结构、行为者三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组合叠加及其作用强弱,共同塑造了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渐进性变迁的结果。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制度结构的匹配度和行为者的观念认知,分别为变迁提供了先导条件、根本动力、基本方向,构成了其发生机理。更进一步来看,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旧的制度安排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动,以至于影响到制度自身的合法性。其必要条件则是权力关系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关键行为者的观念认知可以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研究有助于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更具系统性的学术解释,同时对当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制度变迁;历史制度主义;环境—结构—行为者;
11应急响应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内在机制与增效路径(李红霞,郑石明,邹克)
摘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未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围绕重点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但从应急管理视角看,量化实证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差异的研究仍不多见。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CO2排放量及空气质量日度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应急响应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异质性,并从能源、工业、交通运输规模减排三个方面考察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①随着应急响应等级的提高,CO2、PM2.5减排效应增强,O3总体未表现出下降效应。除三级及以下响应外,一级、二级响应状态下CO2与PM2.5均处于高协同水平,但不同响应状态下CO2与O3总体处于低协同水平。②异质性上,一级、二级响应状态下,CO2和PM2.5协同减排效应在南方地区、高交通密度省份、疫情严重区域相对较高,CO2和O3协同减排效应则仅在PM2.5与O3强正相关的特定省份较为显著。③内在机制上,一级响应通过显著降低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规模实现CO2和PM2.5协同减排,二级、三级及以下响应状态下规模减排效应有所收窄,甚至出现反弹。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分月份、分地区、分污染物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可为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双赢”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应急响应;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二氧化碳;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