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以“绿色·低碳·生态:广州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城市”为主题的广州新观察学术圆桌会议第52期在暨南大学举行。会议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城市观察》杂志社承办。暨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主任宋献中,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谭晓红分别致辞。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副主任沈洪涛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安徽、广州的政企学研各界演讲嘉宾及广州市社科联相关部门负责人、暨南大学师生代表、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宋献中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行门户城市,广州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广州能否在全省生态环境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的关键所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次会议以建设“美丽广州”为切入点,汇集政、企、学、研等各方智力资源,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行动逻辑,推动生态系统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等展开全面讨论,将为助力广州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谭晓红在致辞中指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枢纽,怎样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立足绿色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美丽广州,贡献广州经验、广州方案和广州样板,是需要系统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次会议旨在通过跨学科、多角度、大视野的研讨交流,对比借鉴北京、长三角城市群等地的先进经验,深入探讨广州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为广州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建言献策。
在嘉宾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庄贵阳;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陈诗一;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纯麒;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孟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暨南大学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陶锋;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黄国锋六位嘉宾分别在线上线下发表主题演讲。
庄贵阳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行为逻辑”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中国的“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引领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同时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他认为,我国目前存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煤炭煤电转型尚未完成等问题,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加速助跑。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体系的核心原则是“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在时间维度上,分层次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在空间维度上,各地区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因地制宜绿色低碳发展;同时通过典型代表性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试点,鼓励大胆创新,发挥示范效应。最后,他提到,“双碳”的核心是有序推动能源转型,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在推动“双碳”过程中,技术和能源转型非常重要,还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政府、企业、公众都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陈诗一以“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实践与发展分析”为主题,从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分析三个方面发表演讲。他指出,首先,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绿色金融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经济的绿色转型时期,绿色金融将发挥资源重置、风险管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碳中和投融资的作用。其次,绿色金融政策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推进,自上而下需要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绿色金融政策;自下而上则需要市场的参与。最后,他从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等方面分析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指出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色,应该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推动绿色金融规划与国家规划纲要的融合提升;建立区域性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市场,统一绿色标准;研究建立绿色GEP核算和跟踪评价框架体系,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机制;关注“双碳”目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强化碳信息披露,建立气候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等方式发展绿色金融。
郑纯麒以“新能源技术创新助力广州‘双碳’目标建设”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汽车全生命周期零碳社会的早日到来,需要低碳工业、低碳产品、低碳能源的协同发展。在低碳绿色转型上,新能源汽车大有作为,可以通过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加严燃油车能耗、健全循环利用体系、保障政策引导等方式发展汽车产业低碳战略。最后,他介绍了广汽埃安在实现低碳制造、打造低碳产品、实现低碳出行三个方面的行动方案,指出广汽埃安一直致力于成为产业低碳转型的先行者、绿色生产的践行者、绿色文化的引领者,为助力广州“双碳”目标建设贡献广汽力量。
孟萌以“碳市场进展和广州建设碳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议”为主题发表线上演讲。她以碳市场进展引入,指出相较于前两次的目标,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更加雄心勃勃,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充分体现我国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作为促进碳达峰工作的有利抓手,全国积极建设碳市场。广东具有全国第二、全球第四的碳市场规模,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上积极配合全国碳市场建设、贡献广东经验。她也指出,广州建设碳市场同样遇到竞争激烈、先发基础优势逐渐失去、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下一步广州应该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相关行业、紧抓大湾区战略,继续推进碳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
陶锋以“广州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建设评价分析”为主题,从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建设评估体系与方法、广州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城市评估结果、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和广州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城市的对策建议五个方面进行主题演讲。他对美丽中国样本城市建设评估体系设计与方法构建做了详细说明,指出指标体系构建主要吸纳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结合中央“双碳”战略要求、结合国际社会关于“世界级城市”品质建设方向、充分考虑城市可比性和数据可得性等因素。在这一指标下,可以看到广州作为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美丽指数的增长趋势非常好。但同时广州也存在人均绿地面积、绿色出行和清洁用能用电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并进行强有力的执行。
黄国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广州样板”为主题,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面临的形势与建议三个方面发表演讲。他指出,目前广东省的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基本建成,包括环境空气监测网络、水环境监测网络、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噪声监测网络等,力争做到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其次,当前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七年全面达标;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地表水优良率高于主要省份;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0.2%,创国家实施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黄国锋建议,广州要构建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将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融入环境管控体系,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快推动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攻关攻坚能力,才能进一步做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在圆桌讨论环节,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教授,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研究员史军分享了个人研究思考,认为在探讨“双碳”时可能会存在算法陷阱、技术陷阱和路径陷阱三方面问题。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爱梅教授则从管理心理学方面出发,认为宏观的政策、中观的市场行为需要落到微观的行为视角,对“双碳”的讨论需要关注如何使公众更好地把政府政策引导内化、如何将企业市场塑造成自身的消费行为,进而通过公众助推绿色低碳更好地实现。南方日报记者与郑纯麒就广州“超充之都”建设进行了提问答疑。
沈洪涛教授作了会议学术小结,她表示,本次会议从理论、政策、实践等不同层面,全面分析了广州建设美丽中国样本城市的现实背景和发展路径,特别是深刻阐述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广州如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建设美丽广州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启迪。